應加拿大肉牛業發展協會邀請,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肉牛經濟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加拿大肉牛產業合作聯盟組織來自內蒙古、新疆、吉林、青海、上海、北京的大型肉牛養殖企業家、飼料及設備供應商企業家一行20人,于11月7日~19日對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肉牛生產過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考察。
期間,參加了加拿大國際肉牛博覽會和農業機械展,實地參觀考察了十幾家肉牛養殖企業和飼料加工企業,并與加拿大肉牛協會、兩所專業學院、國家級科研機構的專家進行了座談討論,對加拿大的現代化肉牛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模式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
此次考察收獲頗豐,:一方面本身這次考察團成員層次高,由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泰斗級科學家孟慶祥老師帶隊,肉牛領域科研院所專家、育種專家、營養專家,有代表性的肉牛養殖企業、反芻飼料企業的企業家代表進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過加拿大農業官員、科研機構、專業院校、協會組織、展會現場、飼料企業和各類型肉牛養殖企業的深入細致的考察交流,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通過本次考察得到一下幾點啟示:
1.加拿大肉牛養殖業從業人員非常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行業。
2.好多家庭牧場幾代人矢志不移,世襲養牛,具有世代情懷。
3.注重動物福利:從業人員特別愛護牛,分群、運輸等都是使用專業設備,不驅打、免驚嚇,注重動物福利和人文關懷。
4.分工明確:種用牛場專養種牛,育犢母牛場專養育犢母牛,架子牛場專門養架子?;蛴芭?,圍欄育肥場專門養育肥牛。
5.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除養殖專業分工外,防疫、疾病、飼料營養甚至拍賣都交給專業機構去做。
6.不急功近利:加拿大養牛人對自己的工作都特別盡職盡責,關注細節,“享受”工作過程,數據清晰完整,都有完備的電子檔案,甚至推行電子耳標。
7.工作效率高:兩萬六千頭的育肥場,工作人員只有十六人。
8.特別重視品種優良:牛肉分級,公牛閹割后育肥。
9.由于加拿大地大物博、糧食豐富,精料使用量普遍很大,育肥后期甚至精料量達到90%,飼料利用率未必有我國先進。
10.把產業做出文化:無論牛業協會還是養牛場,都充斥著牛文化的氣息。
從明天起將加拿大肉牛產業的情況整理成以下六個部分:
(1)北美的肉牛生產體系;
(2)加拿大肉牛業的育種管理體系;
(3)加拿大肉牛養殖牛舍、設施與設備;
(4)加拿大肉牛的冬季飼養;
(5)加拿大肉牛購銷中的拍賣;
(6)加拿大的肉牛產業文化。我們希望這些內容對國內同行有所借鑒和幫助。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