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6
↑點擊上方“xxx”免費訂閱
一、
流行特點
母羊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極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徑,也可經配種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首先表現孕羊流產,開始僅為少數,以后逐漸增多,嚴重時可達半數以上,多數病羊流產1次。
二、
癥狀表現
羊布病的主要癥狀是流產,一般是隱性經過,在大批發生流產時可見到癥狀。在自然條件下。流產多發生在懷孕的后期,約在妊娠的第4個月。在流產前2~3天,體溫升高。
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有的長臥不起,由陰道排除黏液或黏液帶血性分泌物。流產排出黏液或膿液,發生慢性子宮炎,往往使病羊不孕。
有的病羊發生慢性關節炎及滑液囊炎,病羊跛行,行動困難,常因采食不足,饑餓而死。公羊除發生關節炎外,有時發生睪丸炎、附睪炎。睪丸腫大,觸診局部發熱,有痛感。
經過1次流產后,病羊能夠較快自愈,但自愈過程較慢,山羊較綿羊還慢。感染較輕的痊愈較快,感染較重的可終身不愈。
三、
剖檢病變
患羊布病的剖檢母羊的病變,可見胎衣呈黃色膠凍樣浸潤,有些部位覆有纖維蛋白和膿液,有的增厚,并有出血點。流產胎兒的第四胃中有淡黃色或白色的黏液絮狀物,胃腸或膀胱的漿膜下可見到出血點和出血斑。
四、
診斷方法
由于發生流產的原因很多,而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均無明顯的特征,同時隱性感染較多,因此確診要依靠實驗室檢查。
羊布氏桿菌病俗稱羊布病,此病危害性大,且人畜共患,因此不論是養殖戶還是獸醫技術人員對羊布氏桿菌病都不寒而栗,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羊患布氏桿菌病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此病發生呢?
五、
預防與治療
1、做好隔離和淘汰。
對發病羊可用試管凝集反應或平板凝集反應對羊群進行檢疫、發現陽性和可疑反應者應及時隔離,以淘汰屠宰為宜。嚴禁與健康羊接觸。對被污染的用具和場地用5%克遼林,10%~20%石灰乳,2%氫氧化鈉溶液或含有2%~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等進行消毒。流產胎兒、胎衣、羊水和產道分泌物要做無害化處理。
2、要做好檢疫。
在購入前要檢疫,對陽性羊不要購買。自已的羊要定期檢疫,每年春秋進行2次,及時淘汰和處理陽性帶菌畜。
3、做好消毒。
對場地環境要用噴霧消毒方式殺滅布氏桿菌,夏季飲用季銨類消毒藥。滅殺經消化道進入體內的病菌。
4、做好布氏桿菌疫苗的接種。
目前接種疫苗主要是豬型2號菌苗,專供牛、綿羊、山羊和豬防疫使用。其方法是,日服可在配種前1~2個月使用,每個服苗1次、連服2~3年可達到控制標準。注射時,可用無菌鹽水稀釋成每毫升含100億菌量,豬皮下注射2mL,間隔1個月再重復注射1次,牛注射3mL,?免疫期牛2年、羊3年、豬1年。有時也可選用羊5號病疫苗接種,還可選用最近研制成功的粗糙牛種布魯氏菌疫苗RB51和粗糙型羊種布魯氏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