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秀江 中正集團2016-08-17
對于養殖業來講能不能降低成本的評價標準是養殖效益是否得到提高。
最近在下鄉過程中很多遇到自配料的問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有自配料想法的養殖單位在不惜費工費力費時的情況下還有此沖動無非就是想降低成本,可自配料真的能降低成本嗎?
前幾天和養牛場老板聊天,對方說咱倆是同行。我覺得奇怪,不過也沒多想,畢竟養牛和作飼料都屬于畜牧業,也算是同行。然而接下來他說,我也會做飼料,做出來比你們賣的飼料還便宜。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真有這樣的高人我當然不能錯過學習的機會。情況究竟是怎樣?
經了解,牛場的飼料用的是某品牌的預混料加上自己買的原料制作的。其預混料的成分我無法用肉眼全面分辨,只做大致了解,不能妄加評論。
當我具體看他的配料時卻發現,他竟然在給喂牛的飼料中加了國家嚴禁添加的骨粉、化肥——尿素,還有顏色偏白的大豆粕,玉米有少量霉變現象。這真讓我大吃一驚,這連飼料的安全性都無法保證,更別說營養是否合理了。
我告訴他骨粉已經被國家明令禁止多年了,因為骨粉這樣動物源性原料很可能帶有病菌病毒,容易使動物感染疾病增加養殖風險,同時因為人吃肉食的不安全連帶人影響的安全。具體地說,國家《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禁止在反芻動物飼料中添加乳和乳制品以外的動物源性成分?!边`反條例可以被罰款1~5萬元并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國家為什么禁止牛飼料用骨粉呢?主要還是因為瘋牛病,瘋牛病的發生和蔓延在本世紀初歐盟國家養牛業和經濟帶來重大損失,而且感染人,危害人體健康,引發社會動蕩。所以我國2001年將“限制使用”修改為“禁止使用”,說來已經禁止了15年了。
這樣一說,他才知道原來牛是不能用骨粉這種原料的,坦白說自己是從網上找的配方。我告訴他飼料配方千萬不要在網上搜,網上的飼料配方連“三腳貓”都不是,你也可以把你的“成功”配方發到網上去,因為你本無惡意,你還想讓養殖業朋友共享你的“成功經驗”。飼料看起來很簡單,很多人認為只是把各種原料攪在一起就完事,自己完全可以做。這里的水很深,你看每年畢業上萬的動物營養專業畢業的學生,沒有一個直接去做配方師的。因為他們只是學到了原理,對于配方的經濟性、可靠性、實用性都沒有評估。他們到企業去基本上都會繼續學習,繼續深造,從做助手開始逐步了解,逐步完善,經過大量實踐多年后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成長為配方師。而且企業會在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必須購買使用先進的生產設備,聘請飼料行業中細分領域的人才與業內頂尖專家交流。光是配方就有很大的學問,另外原料的化驗、成品的檢驗、原料的采購……這些都具有相當的技術性和專業性。
目前國內飼料行業的書籍不多,并且書籍大部分是上世紀出版的,最近10多年年基本沒有修改過,動物營養領域的發現點、發明點并沒有體現, 很多飼料已經禁止使用的東西并沒有改正,對養殖業的指導意義不大。比如剛才說的那位仁兄,他所讀的書至少是十五年以前的,別說你的營養是否達到標準,就憑你往里面放的骨粉,從法律上來說就已經違法了。
等我們用違法的、過時的、錯誤的理論指導生產,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時,將悔之晚矣。也有的人并沒感覺到自己的損失,但從事多年養殖卻年年資金緊張,沒能擴大養殖規模,沒能獲得應有的經濟效益,難道你還在對自己的自配料沾沾自喜嗎?這時他也許會說這是因為行情的因素,其實這是自欺欺人。沒賺錢就說明你是失敗的,我們中正的客戶無論行情高低都是勝利者。
營養問題
在聊天過程中牛場老板還提到:我們配方技術雖然差、但我好東西多加點,那樣雖然貴點,但還是還是比買成品飼料便宜。這是大家普遍的看法,但事實上多加了,亦不一定就夠。拋開多加以后成本上漲的因素不說,在動物營養學上存在木桶原理,各營養素之間講究的是平衡,講究的是消化吸收同步性,并不是越多越好。其中氨基酸添加上就有“一種氨基酸不足可以認為其他氨基酸超量;一種氨基酸超量,可以以為其他氨基酸不足”的定理。拿人來通俗的解釋:魚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但在中國鬧饑荒的年代,大家寧愿餓肚子也不愿意去吃河里的魚,因為長期的營養不均衡,對某一過剩的營養是沒有食欲的,只有迫不得已才去少吃一點。魚蛋白質含量高,但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低,如果攝入單種營養素高會導致其他營養素不足。
對于沒有谷物的人來說,大閘蟹并不是一個好的食物(網絡圖)
餓肚子的時代離我們遠去了,大家能對這個一般都沒有沒有切身體會,那我再幫大家搜索一下“蛋白質減肥”:
可以看到,人只吃肉不但不能長胖反而能起到減肥效果。同理如果配方不合理配出來的飼料,雖然花了不少錢,沒有用起到作用是常態,稍有失誤還會起到像蛋白質減肥那樣的反作用,讓牛羊越吃越瘦。就是說,自配料配方粗劣,很難滿足動物健康生長的需求。
自配料加工機械和機械使用方式導致的自配料不合格
從飼料加工器械上來說,自配飼料使用的廉價小型混合機一般都有混合死角,混合均勻度差。而優秀的飼料企業會選用專業的大型飼料生產設備,同時在管理上也需要有與之匹配的操作規范。例如:混合機,因為不同溫濕度下的機械的性能是有區別的,正規的飼料企業會定期檢測每一臺混合機的混合均勻度,按照檢測結果修改生產參數。
購買原料的質量無法保障
浩如煙海的原料鑒定需要專業的檢驗化驗部門: 當下國內飼料原料、添加劑琳瑯滿目。而自配料若采用具有飼料原料生產能力的廠家,那因為自配料原料需要量少,價格會高于市場價;而選擇沒有資質的個人購買飼料原料,那原料品質得不到保障,原料霉變、營養不達標沒有化驗是無法辨別的。即使是您認為很了解的玉米、豆粕都不像您想的那么簡單,往往不進實驗室很難辨別好壞。
過去中正也曾經向市場推出過預混料,但是我們發現普通養殖戶甚至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也無法利用預混料將自配料做到原料達標、粉碎一致、混合均勻。不達到這些指標,那飼養效果大打折扣。于是為了保護養殖戶的切身利益中正引導自配料用戶更換為濃縮料和精補料,效益有很大的提高。
自配料看似省錢,但計算一下一個飼養周期消耗飼料價格就能得出結論:自配料不但沒省錢,其實造成了極大地浪費!
例如“中正犢牛1+3套餐”可以讓犢牛從出生到體重達到500斤只需750元的飼料,無需再添加玉米;而經我們調查自配料,到500斤需要1500元以上。具體你用了多少錢可以詳細算一下。
全國有如此多的飼料企業,最近五年40%的飼料企業已經消失,消失的飼料企業無不是因為沒有過硬的產品而黯然退出了市場,在這樣的趨勢下,養殖場自配料絕無可能與經過市場殘酷淘汰的,有專業飼料研究技術團隊和大量資金支撐的專業飼料生產企業做出的飼料相提并論。
以上是我在市場看到的真實情況,這里分享給大家,相信能給各位朋友們一些參考。
(注:和此文中提及的這位養牛老板的接觸是在三個月以前,當時他恍然大悟,立即賣掉原來的所購原料,開始采用中正套餐模式飼喂,現在已經明顯取得了成效:長速快、長勢好、并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掙錢就是這么輕松。此文是在這位養牛老板的建議下發表的。他說養殖業中像他這樣認為“費點力自己配料可以省錢”的人很多,希望通過他的例子讓更多人走出這種認識誤區,只是要隱去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