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江 中正集團
2016-04-16
這次歐洲考察,主要去了六個國家,其中去了五所大學,三家企業??傮w印象是中西方文化的確有很大差異,不能用好壞來區分。就優點而言,感覺歐洲整體上是一個比較成熟的社會。尊重文化和歷史,建筑、基礎設施都注重藝術性和實用性,做事踏實嚴謹,休息和娛樂自由個性,職業不同卻都感覺很有尊嚴。文化氛圍比較濃厚,有很多博物館、美術館、歌劇院、音樂廳,也??吹皆陂L椅上看書的人。特別是他們不太追求全面發展,只專注做好自己的長項。國家如此,大學如此、企業如此、個人也是如此。就拿德國的威爾斯堡大學來說,學校就坐落在一個五萬人的小城,學科并不全面,也不追求規模,卻是世界神經學、醫學領域的佼佼者,曾有八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德國是我們考察的重點國家, 因為它是歐洲第一大國,也是工業強國。 德國不但是愛因斯坦的故鄉,更出現過馬丁·路德、萊布尼茨康德、 黑格爾、費爾巴哈、尼采 、歌德、馬克思、恩格斯這樣的思想家和哲學家……
德國有深厚的思想沉淀,善于思考,行為嚴謹;在德國人的思維里,更多的文化色彩,而不是英美的經驗主義,這在德國的音樂、哲學、文學里略見一斑。德國藝術家不屑于創造繪畫這樣看得見的具象化的作品,而更愿意創作音樂這樣流動的抽象化的作品;德國人的嚴謹、尚學大概與德國出現眾多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有關。
日耳曼人以嚴謹務實而聞名于世,它們以“工匠精神”奠定了德國制造業的傳奇。
我們落地的第一站就是歐洲交通樞紐和歐盟央行總部的德國法蘭克福,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新建筑和高樓大廈很少,唯一的“高樓”就是歐盟中央銀行大樓。廣場也都很小,噴泉也不想我們國內的壯觀。但這里不同時期和不同風格的建筑渾然一體,并沒有不搭調的感覺,體現了歷史的傳承和時代包容。不見警察卻秩序井然,不,用“秩序井然”顯然是不恰當的,是自由而不影響他人。不見環衛工人卻清潔衛生,不見城管卻百業相處和諧,哪怕是偶有乞丐也有尊嚴和禮貌地接受資助。來到德國的其他城市也有同樣的感覺。
“德國制造”特別注重細節。它們特別關注產品的“使用性”,比如馬路上的下水道入水口“鐵篦子”大都是有向下的曲面,便于進水。室內的燈很少有直接照射,總是有遮光罩或遮光簾。開關和馬桶按鈕都比較大,大概是便于夜間使用或盲人觸摸。當然沒必要的甚至畫蛇添足的事他們是不做的,比如德國人衛生間是沒有地漏的。想想這樣做太有道理了:洗臉池、洗浴缸都有下水口,只要洗臉、洗澡時不要濺到外面就不需要安裝地漏。相反,如果安裝了地漏會時刻有下水道的異味返到房間,豈不是畫蛇添足。德國人的職業感特別強,是自己的職責會做得很到位,比如接待我們的司機在幫我們往后備箱放行李時都是他來操作。下車時,往下拿拉桿箱都會順勢把拉桿拉開遞給你 ……
我們參觀了很多德國企業,得知它們大多是家族企業,50—500人的居多。他們不追求規模,因為交通發達,并不一定在大城市,分布于全國各地。也很少上市,所以形不成托拉斯、康采恩這樣的壟斷。但它們在行業中卻很有地位、很有影響,具有核心競爭力,是做出來的行業翹楚。即使寶馬、奔馳和西門子也不是和我們想象的那么大。
總之,歐洲工業革命以來三百多年的工業化的歷史,使歐洲人形成了專注做事的性格,很多家族是幾代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并把它做精。人們的職業感和責任心猶如滲透到骨子里。這種執著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